(來源:半導體行業觀察)
中國對芯片行業高達1610億美元的投資嚇壞了外國的行業領頭羊
“外國芯片商只能組建合資公司或者特許經營公司”
中國每年購買的半導體占全球總銷售量的一半以上,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擴大。然而,在全球最大的10家芯片生產商中,沒有一家是中國本土制造商,全都是美國公司。據投資研究機構Sanford C. Bernstein稱,國產芯片只能滿足不到十分之一的國內需求,2013年,中國用于進口芯片的資金超過了進口石油的資金。
當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在網絡間諜問題上相互指責之際,中國正在加大對本土芯片生產的支持力度,從而減輕對外國技術的依賴。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和新聞媒體表示,打算在未來10年投資高達人民幣1萬億元(約合1610億美元),用于發展芯片行業,這大約相當于英特爾(Intel)10年的設備和研發支出。
荷蘭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導體(NXP)的首席執行官里克·克萊默(Rick Clemmer)稱,在這么多資金流向中國本土制造商的情況下,外國芯片制造商要么選擇幫助中國發展這個行業,要么努力適應失去這個市場的局面??巳R默指出:“現在,我們只要把半導體運到中國就行了,在未來幾年中,情況將有所不同。你只能組建合資公司或者特許經營公司?!比ツ?,恩智浦半導體49%的銷售額來自中國。在上世紀80年代,韓國和中國臺灣都采用了類似的策略,以加速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和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(Taiwan Semiconduct or Manufacturing,簡稱:臺積電)的崛起。然而,這些公司來自本土市場的銷售額都不到12%。Sanford C. Bernstein的分析師馬克·李(Mark Li)稱,在這個行業當中,沒有哪一家公司離得開中國。他說:“不要低估規模效應?!?/span>
在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的芯片行業中,即使是技術最先進的公司也要增加現金支出并分享更多的技術,這樣它們才能繼續在中國兜售產品。今年2月,全球最大的移動處理器和調制解調器制造商高通公司(Qualcomm),支付了9.75億美元的罰金,就中國的一項反壟斷調查達成和解;該公司還降低了向中國手機制造商收取的芯片使用費。高通已經宣布成立一個規模為1.5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基金,承諾將在多山的中國西南省份貴州建立一家合資公司,設計服務器芯片,并與中國公司合作。它還同意將部分生產業務外包給總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國際。
英特爾也不甘示弱,自去年9月以來,該公司已經投入了超過30億美元,用于升級它在中國的工廠以及投資中國國有移動芯片制造商。該公司560億美元的年收入當中,有五分之一來自中國。英特爾努力避開了中國監管機構設置的障礙。恩智浦半導體也是如此,通過與大唐電信(Datang Telecom Technology)組建合資公司,恩智浦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轎車及卡車用芯片供應商。高通和英特爾拒絕為本文發表評論。
這些外國芯片制造商的優勢在于建設及運營工廠的經驗,工廠是芯片業務的推動力。要建造一家最先進的工廠并配置相關設備需要花費超過50億美元資金,而且這樣的工廠在短短5年時間內可能就會被淘汰。博通公司(Broadcom)網絡芯片業務主管拉吉夫·拉馬斯瓦米(Rajiv Ramaswami)稱,在中國公司趕上外國合作伙伴的技術和設計水平之前,它們需要幫助。他說:“它們與我們合作并不是因為喜歡我們,而是因為需要我們。這種合作結束之時,就是我們出局之日?!?/span>
韋德布什證券公司(Wedbush Securities)的分析師貝齊·范·希斯(Betsy Van Hees)稱,從眼下來看,大型芯片制造商基本上還可以指望中國需要自己,就像它們需要中國一樣。但是他說,考慮到中國的雄厚財力,“它對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。只要想想10年以后它們(中國公司)會發展到什么程度你就知道了?!弊?/span>/Ian King 編輯/劉雅靚、李祺莉翻譯/楊飛
總之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本土芯片行業發展之際,外國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地避免被中國拒之門外。
@2015江蘇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18141號 工信部備案系統網址:www.beian.miit.gov.cn
地址:江蘇省無錫市新區菱湖大道200號中國傳感網國際創新園D2棟五層 電話: (+86) 0510-81884888
傳真: (+86) 0510-85381915 E-mail:junshine@cas-junshine.com
網址:http://www.bdchiller.net